2008年汶川地震,我在博文中学读初中。5月12号,那是一个再平静不过的中午,起床之后班主任告诉我们这个消息。当时我不清楚这事影响有多大,但是全班的气氛让人感到很不自在。好像自己应该表现得悲伤,又不知道该如何表现。
随后学校发动了捐款。班上有个小姑娘捐了512,班主任立即对她进行了表扬,鼓励我们多捐一些。我当时寄宿,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在120左右,对这种灾难不敏感,也不想捐款。但是负责收钱的同学收到我这里,我看名单上很多人捐了几十,就捐了50.后来,新的一期校刊上贴了一份名单,我高兴地在上面发现了我的名字(超过了50的上面都有),还和别人吹嘘了一番。
说起这件事,是因为刚刚看了南方公园S19E05(B站),里面Randy去一家超市购物:
售货员问:要不要为饥饿的儿童捐款。
Randy说,算了。
售货员又问,真的不要为饥饿的儿童捐款吗?
Randy说,不了。
售货员说:你买了XX元的啤酒和XX元的披萨,如果您确认不要捐款,请点击“不为饥饿的儿童捐款”。
Randy按下。
售货员说,这是您的啤酒和披萨, 还有“我不要为饥饿的儿童捐款”,一共是XX元。
我对初中捐款事件依然记忆犹新,因为越长大,越对自己当时违心和不纯洁的动机愧疚。当时听人说,这种捐款和以后的发展有关,好学生要多捐一点,以后有好处。从此我对这种事情有了很不好的印象,仿佛这种事情都是要说出来,要比。我没有针对捐512的同学的意思,甚至她也是受害者,这样公布出来,难免有作秀之嫌。我想要指责的是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,表扬捐款多的同学,收款时公开记在一张纸上谁都可以看,在校刊上公布数字。实在不明智。
人们会潜意识地将这种事情,和品格联系在一起。比如你学习好,成绩好,品德好。那么品德好要从哪方面表现出来呢?其实这是无法量化的,但是要评优的时候「品德」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方面,于是对学生毫不了解的领导,评选的时候自然会看这种事情吧!如果你是个好学生,那么你肯定不会不捐款。即使你家里没钱,日子过的艰难,但是有灾区的群众比你更苦,你是个好同学,一定会舍己为人,拿钱给更需要的人。捐款多的人,必定担当得起更大的责任。
2013年我高中毕业,假期很长,在一家店打工。有次店里开会,提到在某分店有位员工出车祸,号召大家捐款,帮助一下自己的同事。当时的我刚完成高考,挣得钱自己花,买手机还是问家里要钱(惭愧),没有任何负担。打工的想法,其实是不想呆在家里,太闲,还要被父母管着。而且说实话,我们做推销的工作,我倒觉得钱不难挣,说几句话,买个货就有的提成(因为压力太小)。所以多捐一点吧。然后有同事告诉我,你不能捐这么多,主管才捐了XX,你不能比他多。
这里也没有指责同事或是店的意思,我想社会上一定有类似的潜规则。甚至,大家心有灵犀,也还算好的。
更让人无法接受的,是来自网络的暴力。大家互不认识,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,可以方便看到别人的留言,也容易带节奏。阅兵的时候范玮琪的微博下面一片谩骂,被朋友赚到我的时间线上的时候,我还看的一头雾水。知乎上有人出来说,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了:某某事件某明星不捐被骂,某某事件某明星不表示被骂,某富豪不捐款被骂,赵薇什么都没发,竟然也被骂了。
不捐款有人骂,捐也有人骂。最近扎克伯格喜得一女,宣布捐出自己和妻子持有的股份,致力于「开发人类潜能,促进平等实现」。我负责了翻译了他的一封公开信,我的看法是,他的捐款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——不将钱捐给治疗病人的人,而是给那些研究疾病的人,希望根治更多的疾病。我非常赞同他的做法,爱自己爱的人。然而还是有人骂了,新闻下面的评论说,一个外国人,给中国捐过多少?光说捐,到时候捐不捐还不一定呢!捐那么多还不是避税!
也有一些人,助长了这种风气。以前有个选秀节目,获胜的选手当即宣布捐出所有奖金。这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吧。有道是「赐失之矣。自今以往,鲁人不赎人矣。取其金则无损于行,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。」
互联网给了人们(当然,中国没有)自由,也带来了暴力。素质不一的人可以随意发表声音。97年经济危机的时候,有人一辈子攒了60w交了首付,一夜之间,房子只值60w,人们就说李嘉诚:你那么有钱,别要他们的房贷了。可笑。这种绑架的野蛮,算是互联网将这种「你弱你有理,你富就要捐」的声音带到公众场合的一个严峻问题了吧。
我觉得谁都对这种情况无能为力,在知乎嘲笑微博上这些人,他们还是在微薄的评论里收到很多“赞”,我们的朋友圈还是充斥着不转不是中国人,公众人物还是无法低调地做点什么不受评论。
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,就是谨慎地对别人道德谴责吧。即使做不到,也要至少不将这些想法说出来。自己做事,别人的评价也看清一点。
有人设计ipone,就需要有人拼装他们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
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,毕竟改变别人不是那么容易
如果你心里是正面的,忽略那些反面的东西
评论可能就会比事件本身要有趣的多
提前祝您新年快乐。
乙未年(羊)冬月十九 2015-12-29